首页 / 学院新闻/ 正文
霜降 | 一叶知霜降 一雨感深秋
  • 发布人:渤海理工职业学院
  • 时间:2024-10-23
  • 点击:649
  • 来源:

微信图片_20241023162658.jpg


霜花满枝头

寒来秋意浓

 关于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因此,天气也开始变得寒冷。

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那么古人为什么称之为霜降呢?其实,“霜降”节气反映的是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是一种比喻。毕竟,“霜”是由附着在物体表面的水汽凝华而成,自不会漫天飞舞。或许这只是古人对寒意满天富有诗意的描述吧。

霜降三候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霜降封为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豺乃祭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意思是说此节气中豺狼为越冬准备食物,收获颇丰,故而洋洋自得地展示一番。古人视之为心存感恩的虔诚祭祀。此候,是兽之义,也是人之本也。

二候草木黄落

秋尽百草枯,霜落蝶飞舞。秋天,西风漫卷,催落了叶,吹枯了草。逐渐寒冷的气候,对大自然进行摧残。翠减红消,雁影无踪。善于触景深情的人们,也在这样的深秋里感到萧索与悲凉。

三候蛰虫咸俯

经过了生机勃勃的春,热闹蓬勃的夏,收获喜庆的秋,生命的轮回,又进入休眠的状态。蜂蝶不见踪迹,蛰虫无声,都为经历漫长的冬天而作准备。那是以修行的姿态,期待来年的新生

霜降习俗

1.赏红叶

霜降时节,有着“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丽奇景。此时,人们喜爱前往山区,驻足观赏那由霜染就的满山红霞。漫步于斑斓瑰丽的秋日画卷,霜降之美、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共同谱写了深秋的赞歌。

2.吃柿子

柿子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成熟的柿子宛如金色的灯笼,挂满枝头,寓意着吉祥和丰硕。霜降时节,人们不仅品味这份自然的馈赠,更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丰盈。

3.赏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作为“四君子”之一的菊花在一片清霜下,卓然盛开,不畏严寒,不与百花为伍。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借菊花傲骨凌霜的气节表达着自己的坚毅与独立。霜降之际,正是赏菊时。让我们在这节气更替之际静静地领略这份清幽美好。

层林尽染

万山红遍

 

传统节气之霜降

 

霜降·诗词欣赏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燕歌行二首》

【三国】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