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渤海理工职业学院
- 时间:2025-02-12
- 点击:192
- 来源:
喜乐元宵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元宵节·简介
Lantern Festival
以古代历法而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说文解字》记载:“元,为始;宵,为夜。”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名之为“元宵节”
宋代以前,元宵节多称“元夜”、“元夕”、“上元”,而宋代以后的文献则多见“元宵”一词。
元
宵
花千树
东风夜放
元宵节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关于它的起源说法很多,较有影响的是,源于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燃灯祭祀太一神。
所以,如果从西汉时期算起,它在中国已经绵延存在了两千多年。自汉代“太初历”制定颁行后,就已将正月十五确定为重大节日。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
活动节期,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变化,明代十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元宵节·习俗
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作为春节年俗中的最后一个重要节令,现如今仍传承着正月十五节俗:吃元宵、张灯结彩、人流如潮、夜游观灯,全国各地特色活动丰富多彩。
01、闹元宵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活动的压轴戏,从古至今体现的就是一个“闹”字,而且是晚上的“闹”,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02、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节煮食浮圆子寓意着月圆人圆、幸福美满。
03、猜灯谜
灯谜是贴在元宵节花灯上供游人猜的谜语,又称“庾辞”、“隐语”。
据吴自牧《梦粱录》:“商谜者,先用鼓儿贺之,然后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本是隐语。有道谜,来客念思司语讥谜,又名打谜。”
04、赏花灯
花灯相传起源于汉代,兴于唐宋。它的广泛流行则借助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灯节。
东汉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下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士族庶民在民间挂灯,逐渐演绎为元宵节的赏灯习俗,元宵节也成为古往今来展示、观赏花灯的盛大节日。
元宵猜灯谜咯
未入灯谜
之门
(打一成语)
听得净是
孩子声
(打一字)
犹如丫丫
翻了身
(打一字)
涂上白
反而黑
(打一字)
点击任意一个灯笼,
来猜灯谜吧~
元宵快乐,
记得吃汤圆哦~